【石油圈】近日,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geo在南極地區發現了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其中大部分位于英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地區。據俄羅斯研究船的說法,目前已發現的石油儲量約為5110億桶,相當于過去50年北海石油產量的10倍左右。這一發現是在上周提交給俄羅斯下議院環境審計委員會的證據中披露的。該委員會正在評估有關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geo(俄羅斯最大的地質勘探公司)所擁有船只的石油和天然氣研究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南極洲目前受到1959年《南極條約》的保護,該條約禁止在該地區進行任何石油開采,該條約旨在確保該地區“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并且“不會成為國際不和的場景或目標”。
如果盤點全球海上油氣儲量TOP 5, 南極絕對為例其中。數百萬年來,大量的浮游生物耗盡了它們短暫的生命,它們的尸體散落在海底。隨著時間的推移,泥土和沉積物覆蓋了這些堆有腐爛的有機物的區域。在與氧氣隔絕的情況下,熱量和壓力非常緩慢地將這些死物質轉變為以液態石油、天然氣和油頁巖形式存在的地下油藏。
如今,地球上的石油儲量埋藏在巨大的巖石層下。在這個71%為水的星球上,水下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人類一直在發展更好的方法來開采這些寶貴的資源,石油公司正在迫不及待地將他們的鉆機沉入海洋中尚未開發的化石燃料寶藏中。除了南極地區,還有哪些地區是世界上海油油氣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呢?
5:美國海岸
美國消耗的石油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每天超過2000萬桶。全球石油市場波動引發了美國全國范圍內的恐慌,并成為政治競選中的焦點。許多人指責,對石油供應的擔憂導致美軍駐扎伊拉克。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地球上一些最令人垂涎三尺的石油儲量都在美國海岸線上。
美國內政部估計,美國外大陸架(OCS)下方可能有180億桶可開采的未發現石油儲量和76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美國聯邦政府將該大陸架定義為從海岸3至9海里開始,終止于200海里或更遠的區域,具體取決于大陸架的延伸距離。然而,最接近海岸線的3至9海里區域仍然屬于各個州的轄區范圍。
為什么石油公司不能用他們的鉆機對這些潛力豐富的海床進行鉆探呢?首先,一些沿海水域是為海洋生物設立的國家海洋保護區。目前,大部分剩余的外大陸架區域都受到聯邦法律的保護,禁止海上鉆井。出于對環境和旅游業的擔憂,佛羅里達州等一些沿海州也禁止在該州水域內進行鉆探。
但在美國海域肯定存在海上鉆探。石油公司目前租賃了6800萬英畝的海上資產。一些最成功的鉆探地點位于墨西哥灣東部和阿拉斯加沿海地區,這兩個地區都是石油勘探豐富的地區。其中一些租約存在于禁區內,但早于聯邦禁令。
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許多政客目前正在推動國會解除1981年聯邦對海上鉆井的禁令。在2008年夏季,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解除了禁止海上鉆井的行政命令,這是他父親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總統于1990年重申的,并由比爾·克林頓總統將其延長至2012年。
如果國會同意,石油公司可能會得到開采石油的機會,但不要指望價格會突然下跌。美國能源部估計,新的鉆探要到2030年才會對經濟產生影響。畢竟,你不能立即找到一個有前景的鉆探地點,并在上面立即安裝一臺石油鉆井平臺。即使經過數十年的生產,專家提醒說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幾十年來,并非所有世界上令人覬覦的石油儲量都一直被保護法律所屏障。以巴西為例,一個優質油田突然進入人們的視野。
4:巴西海岸
尋找新的海上石油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氣都被困在地表以下500至25000英尺(150至7620米)。在某些情況下,石油經海底泄漏,可以通過特殊的嗅探器進行檢測。然而,大多數時候,勘測團隊必須依賴特殊的地震和磁測設備來探測地殼中的明顯擾動。這些努力給石油行業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即使如此,有時還需要進行一些勘測性鉆探來確定一個生產井可能有多大的盈利。
但當這些努力以豐富的海上石油儲量形式進行回報時,其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在2007年獲得了這樣一個發現,當時該公司在圖皮油田發現了價值約50億至80億桶的石油和天然氣[來源:BBC新聞]。這一發現使巴西在榜單上排名第四。
圖皮油田位于巴西南部海岸以外約155英里(250公里)處的桑托斯地質盆地,而桑托斯地質盆地又是包括坎波斯和圣埃斯皮里圖桑托海底盆地在內的更大綜合體的一部分。各級官員預測這些油藏可能容納500至1000億桶石油[來源:IPS新聞]。
加上該國138億桶的現有儲量,這些發現有可能讓巴西成為世界前十大石油生產國之一,與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等國并列[來源:IPS新聞]。
但要想在全球石油市場上站穩腳跟,巴西首先必須在該地區建立足夠多的平臺,以允許全面生產——這一項目將耗資數十億美元,特別是考慮到石油儲量的深度和重量。
3:北極
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人類已經燃燒了足夠的化石燃料,導致溫室氣體濃度升高,進而提高全球氣溫。隨著北極冰層的融化,更多的地區可以進行石油勘探和開發。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近的一項數據,地球上多達五分之一的未發現石油儲量可能位于北極。這大約是900億桶石油和1670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來源:紐約時報]。誰擁有所有這些潛在資源?事實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根據17世紀的《自由航行原則》,北極不屬于任何人,但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加拿大、丹麥、挪威、俄羅斯和美國都對寶貴的海底領土擁有法律主張權。該公約賦予各國家沿岸海域200海里的專屬經濟權。這使得北極大部分石油財富牢牢掌握在美國和俄羅斯手中。
然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也允許加拿大、丹麥、挪威、俄羅斯和美國在能夠證明其大陸架延伸到北極海床的情況下,對更多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因此,北極石油財富的五大競爭者都發起了積極的海底調查活動。通過這一點,他們希望說服聯合國盡可能多地將北極石油蛋糕分給他們。
特別是,圍繞著橫跨北極在格陵蘭島和俄羅斯之間羅蒙諾索夫山脊,有很多爭議。俄羅斯聲稱該地區是亞洲大陸架的延伸,而加拿大和丹麥則認為這是北美的延伸。2007年8月,一支俄羅斯探險隊在北極海底插上了一面旗幟。
2.南極洲
南極洲最南端的大陸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該地區沒有本土人口,直到上個世紀,人類才對這塊大陸產生了足夠的興趣,建立了研究站并聲明主權。
目前,有七個國家對南極洲擁有正式的領土主張:阿根廷、澳大利亞、智利、法國、英國、新西蘭和挪威。此次俄羅斯所發現的5110億桶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大部分正是位于英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地區。目前這七個國家的一些領土主張存在重疊。例如,英國的大部分主張區域也被阿根廷或智利所主張。與此同時,美國、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國家既不承認這些領土主張,也沒有提出自己的領土主張。然而,根據1959年《南極條約》的條款,整個大陸都是純粹用于科學研究的。
在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期間,幾家石油公司主張主張開發南極石油,并在20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在南極大陸周圍發現了大量海上石油儲量。具體而言,地質學家懷疑威德爾海和羅斯海海域可能蘊藏著500億桶石油。為了保護這些資源免受可能導致政治和環境不穩定的開發,幾個國家于1991年簽署了《馬德里議定書》。該議定書于1998年生效,至少50年內禁止進行礦業開采和石油鉆探。即使礦產資源是通過科學研究中被意外發現,也沒有人可以合法開采。
雖然《馬德里議定書》要到2048年才能到期,但一些國家已經在展望未來。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英國目前正在準備對其現有南極主權范圍外的沿海水域提出“名義上的主權要求”。英國官員堅稱,這一舉措只是為了在礦產和石油禁止開發政策發生變化時,維護國家在該地區的利益。如果被接受,這一主張將覆蓋超過36萬平方英里(932,396平方公里)的海底領土。
然而,條約并非唯一阻止開采誘人石油資源的因素。有時,我們僅僅是缺乏相應的技術。
1.超深水
1897年,第一個海上鉆井平臺在一個碼頭的盡頭建造。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里,石油鉆井平臺發展到可以在遠離陸地的水域中作業,到19世紀可以進入到人類做夢都不敢想的深度。如今,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如此多潛在的石油財富遠遠超出人類的掌握。
目前,深海浮式平臺可以到達的深度為10000英尺(3048米)的水域作業,越洋(Transocean)鉆探船可以到達的深度為12000英尺(3658米)的水域作業[來源:今日美國]。通過對比大家便有一個直觀認識。地球海洋中被勘測過的最深點是挑戰者深淵——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最深深約11000米處的地方。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這一區域海拔35840英尺(10924米),比珠穆朗瑪峰的度多一英里(1.6公里)。
即使在10000英尺或以下的深度,深海鉆探也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些深度完全沒有陽光,溫度接近冰點,壓力大到足以破裂鐵殼,同時受到洶涌的深海洋流的影響。工程師們必須設計出能夠承受這些條件以及石油本身帶來的挑戰的設備。
在海底數千英尺以下鉆探,你會遇到溫度達到400華氏度(204攝氏度)、壓力高達每平方英寸20000磅的石油儲層。當這股高溫熱流突然遇到海底溫度變化時,它會在幾秒內迅速冷卻成固體形式,在這個過程中使管道破裂。到目前為止,防凍液在預防這種情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更先進的方法正在開發中。
盡管存在種種挑戰,但這些超深水油田包含了石油公司渴望獲取的財富。一個特別受青睞的區域是墨西哥灣的下第三紀地層,在那里地質學家們發現了深達15,000至30,000英尺(4,572至9,144米)的有利可圖的鉆探地點。雪佛龍在該地區的塔希提油田估計含有4億至5億桶石油。整個下第三紀地地層的總儲量可能高達150億桶。